品德人生、品位城镇、品质生活
26日,九龙坡西彭镇留守儿童幸福家园,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学习书法。记者 崔力 摄
华龙网讯 (记者 张莎 实习生 杨文)留守儿童能去“幸福家园”看动画、做游戏,成人有文化活动室打发空闲时间;出门一看,城镇里的环境就像都市一样。近日,记者在九龙坡区西彭镇采访时发现,该镇正在打造的品德人生、品位城镇、品质生活“三品”城镇,让老百姓感到很幸福。
品德人生
全社会都来关爱你
“以后放学再也不用一个人呆在家里了!”10月27日,西彭镇东林村留守儿童“幸福家园”里,西彭镇第三小学的朱泓遥爱不释手地拿着图书。她告诉记者,尽管父母不在身边,但这里有那么多同龄朋友,还有一群知心哥哥姐姐,她不再感到孤独。
据悉,为解决农村孩子活动场所较少、活动方式较少等问题,西彭镇投入近百万元,在全镇27个村、社区建立起了留守儿童的“幸福家园”,全镇近1130名留守儿童有了自己的新家。
这个新家着实让孩子们着迷。东林村的“幸福家园”共有100多平方米,由亲情聊天室、心理咨询室、图书室、活动室等组成。在亲情聊天室,不少孩子围着电脑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聊天,时不时传出阵阵欢笑;在活动室,三五一组兴致勃勃地参加棋牌活动……
西彭镇副镇长周文杨说,为弘扬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,西彭镇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温暖,还开展关爱农村空巢老人、救助困难群众、资助贫困学生等扶贫济困活动,如今全镇注册志愿者有5万人,60%的家庭参与了“百佳文明户”评选,五好家庭达3000户。
品位城镇
城镇环境像都市
最近,西彭镇的居民感觉到自己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像杨家坪,这是西彭镇构建“品位城镇”的功劳。
据介绍,西彭镇了投入1.7亿元实施场镇道路“白改黑”工程,改善村级道路,同时升级了5万平方米人行道景观。下一步,还将实施城镇夜景景观灯饰工程,结合西彭“铝都”特色,打造夜景灯光小镇。
同时,西彭镇还进一步优化镇容环境,拆除户外广告1万余平方米,规范和取缔占道摊点450余个,实施11.6万平方米的巴渝新居建设,将21个农民新村纳入市政范围,实现与城区同步管理。
品质生活
以文化人聚民心
“红太阳温暖在人民心中,你我好似亲人胜似弟兄。你帮我致富,我送你春风,你我联动露出幸福的笑容。”27日下午,在西彭镇响堂村的一个农家院坝里,一群老人正围坐一圈,大声唱着原创歌曲《城乡联动一家亲》。站在人群中央,打着拍子、歌声最大的,是歌曲创作者张宗樵老人。
虽然只念过初中,但在响堂村村民心中,张宗樵可是有名的文化人。“响堂村发展起来了,人们富裕了,不愁吃、不愁穿,更多的人想的是怎样娱乐。”为用文化把村民凝聚起来,自2001年起,爱好文艺的张宗樵开始创作歌曲,他将最新的国家方针、惠农政策、家乡山水编成词,再谱上旋律,或是借用经典曲调,一首简单好记的歌曲便诞生了。
《唱三同》、《创先争优好》、《唱红歌》、《西彭好》……如今,老人已创作歌曲160余首。每个星期一、星期五,村民都会自发聚集到张宗樵家中,在他带领下学唱歌曲。
据了解,目前在西彭镇,除了张宗樵家这样的“院坝合唱团”,还有“巴人乐团”等32支文艺队。今年以来,全镇开展“唱读讲传”活动150余场,转发红色短信13万条,被评为区级“红歌传唱”示范基地和“歌舞之乡”。
<script language="javascript" type="text/javascript">luyu()</script> |